本周五,基金市场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发行盛宴——首批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正式启动募集。这批由易方达、华泰柏瑞、永赢、摩根、景顺长城、鹏华、工银瑞信等七家基金公司推出的产品,于上周五刚刚获得监管批文,便以闪电速度推进至发行阶段,最短募集期仅3天,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根据公开披露的招募说明书,七只ETF均跟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于2025年5月14日发布,样本股覆盖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企业,筛选标准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三大领域。指数成分股需满足上市时间超6个月(除非市值排名沪深前30)、非ST/*ST证券、日均成交金额位于样本空间前90%等条件,最终选取总市值排名前50的证券构成指数样本。
从募集安排来看,各基金公司策略分化明显。永赢基金选择“速战速决”模式,仅发行3天至12月2日截止;景顺长城基金募集期为5天;华泰柏瑞、易方达发行6天至12月5日;工银瑞信、鹏华、摩根则将募集截止日定为12月12日,发行周期约两周。募集规模方面,六家公司设置上限:易方达、摩根、景顺长城上限为80亿元,华泰柏瑞为50亿元,鹏华、永赢分别为20亿元、10亿元。
渠道布局成为此次发行竞争的关键环节。工银瑞信、景顺长城、鹏华分别选择广发证券、中信证券、长城证券作为托管行;券结机构则涵盖华鑫证券、国信证券、银河证券等七家券商。据渠道人士透露,多家机构投资者已提前预热销售,预计将掀起一波认购热潮。
当前市场上已存在四只主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包括科创AI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摩根基金分析指出,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横跨双创板块,成分股涵盖50只证券,前三大权重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年内涨幅超75%,展现出“全产业链覆盖+优质标的集中”的特征。相比之下,科创AI指数聚焦科创板30只成分股,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创业板50只成分股,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则通过业务占比、成长水平等指标筛选全市场50只成分股。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首批双创人工智能ETF的推出具有三重战略价值:其一,指数布局AI全产业链,与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纲领高度契合,有望分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突破红利;其二,双创板块属性赋予指数稀缺性,为投资者提供高效配置工具;其三,人工智能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指数成分股的高弹性特征可能带来超额收益。
针对市场热议的AI泡沫争议,摩根基金提出不同观点。该机构指出,当前AI投资主体为现金流充沛的科技巨头,商业化进程显著快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使用率持续维持在80%高位,算力需求远超供给能力,表明行业仍处于供需紧张阶段。尽管市场情绪可能存在超前,但企业资本实力与商业化进度构成双重支撑,短期内过度建设风险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