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姚橙:中国AI发展态势明朗 2026年聚焦应用端创新与普及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11-28 12:12 作者:陈阳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中国证券研究部主管姚橙在接受专访时指出,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进入应用落地新阶段,AI产业生态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随着大模型市场完成初步整合,行业重心从模型竞赛转向垂直场景的商业化探索,这一趋势在2025年已显现端倪,并在2026年有望加速深化。

据姚橙观察,中国基础模型开发者数量已从2023年的百家争鸣收缩至5-10家持续投入的企业,全球市场同样呈现多强并立格局。这种竞争态势促使行业转向垂直领域深耕,垂类模型的成功要素正从算力比拼转向数据积累与场景适配。他特别强调,特定行业的数据壁垒将成为竞争核心,"万亿参数的通用模型如同通才,但垂直场景更需要精通特定领域的专家模型"。

在应用生态构建方面,互联网平台展现出强大的整合能力。微信接入DeepSeek搜索功能、淘宝推出对话购物助手等案例表明,超级应用正在通过AI功能升级重塑用户体验。姚橙认为,当移动端应用全面AI化后,可能催生新的商业生态,"能够创造更大用户价值的平台将主导产业格局,甚至重构现有交易模式"。

企业端(B端)的商业化进展显著快于消费端(C端)。以服装电商为例,AI技术已实现模特生成、背景替换、智能修图等全流程自动化,成本从每件10元降至1元。编程领域同样涌现成熟案例,全球科技企业纷纷引入AI工具提升开发效率。姚橙指出,广告、代码生成、视频制作等领域已形成清晰盈利路径,其共同逻辑是通过技术融入现有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硬件领域正经历关键转型。国内芯片企业通过超节点架构等创新方案,用多卡协同弥补单卡性能短板,同时头部企业的资本支出加速向国产方案倾斜。姚橙分析称,这种转变不仅打通了产业闭环,更形成"收入-研发-突破"的正向循环。他特别提到,中国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将成为AI发展的独特优势,海外企业已开始规划核能供电的对比,凸显出中国在能源保障方面的竞争力。

对于算力产业链前景,姚橙保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国产算力在业绩弹性和投资确定性方面仍具优势,硬件领域的制约正在逐步缓解。随着垂直应用生态的完善,中国AI产业有望形成"模型-算力-场景"的完整闭环,在全球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