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座承载着六朝风华的古都,不仅以650岁高龄的明城墙诉说着历史沧桑,更在现代制造业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距离明城墙不远的产业园区内,一栋栋现代化楼宇与厂房鳞次栉比,一批领军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为南京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探索出可行路径。
南京钢铁,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已从传统钢铁厂蜕变为“钢铁侠”——构建5G工厂、发布钢铁行业大模型,成为智能制造的标杆;国电南瑞则脱胎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水利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如今已成长为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电网卫士”,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关键支撑。特种机器人领域首家上市公司亿嘉和、连续七年蝉联全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出货量榜首的埃斯顿,以及从机床轨道生产转型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的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均以创新实力彰显南京制造业的转型活力。
南京的变革不仅体现在老企业的蝶变,更在于新生态的崛起。中国(雨花)软件谷汇聚了华为南京研究所、中兴通讯5G研发基地等数百家软件高新技术企业,近期推出的“AI灵境街区”吸引了希音研发总部、小视科技、硅基智能等AI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入驻,形成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建邺河西中央科创区的“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于11月24日揭牌,旨在通过AI集聚效能,构建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智造”生态体系。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江苏省与南京市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持续实践。作为“数实融合强省”的先行者,江苏省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超5.6万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全省累计获评14家国家数字领航企业、68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5家“灯塔工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十年位居全国首位。
南京则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推动制造业企业深度转型。自2015年起,南京连续十年承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汇聚全球顶尖专家与企业,搭建国际合作与技术落地的平台。十年来,南京制造业企业形态深刻变革,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生态体系初步形成。2021年,南京获批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2022年,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工厂成为全国首个五星级5G全连接工厂;2023年,南京工业软件规模达278亿元,约占江苏省四成。截至2024年底,南京培育国家级智能工厂12家、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3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74.3%,分别高出全国、江苏省平均水平10.7和5.1个百分点,稳居“智造高地”行列。
11月27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南京拉开帷幕。届时,近200位国内外院士、企业家及知名机构负责人将齐聚金陵,共话智能制造前沿趋势。同期举办的智能制造展会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亮相,集中展示江苏各地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江苏经验”。南京市副市长蒋敏表示:“期待与各方共聚南京,激发合作潜力,共绘智能制造未来图景,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