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四川宜宾市兴文县的田间地头正上演着一场“科技助农”的生动实践。在大河苗族乡环旦山村的油菜种植基地,一架架无人机正忙碌地穿梭于田地之上,将油菜籽精准播撒进土壤,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种植户张仲军是这场科技变革的直接受益者。他流转了20亩土地用于油菜种植,往年依靠传统耕作方式,需要6名熟练工人忙碌数日才能完成播种。而今年,无人机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播种工作,人工成本大幅降低近70%。张仲军感慨地说:“以前人工播种,每人每天栽一亩地都费劲,而且播种不均匀。现在无人机一小时就能播种20亩,既省心又省力。”
无人机飞播技术的优势远不止于此。据大河苗族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乡里引入的植保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精准播种系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和形状特点,灵活调整播种参数,确保每亩油菜籽的用量精准控制在0.3至0.6公斤之间。这一技术不仅避免了种子的浪费,还使得出苗率较传统播种方式提升了15%以上。
据了解,大河苗族乡今年计划栽种油菜面积超过10000亩。此次无人机“飞播”油菜籽的实践,只是兴文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未来,兴文县将继续深化“科技+农业”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广无人机植保、灌溉等新技术,为农户增收和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科技的力量,兴文县的农业正朝着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