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再突破:提前布局成果丰硕,引领产业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27 07:22 作者:杨凌霄

在量子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为代表的量子科技,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也是我国未来产业布局的关键领域。近期,国家“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力度,推动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11月20日,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盛大启幕。此次大会恰逢量子力学诞生百年,吸引了国家部委的高度关注。开幕式上,国资委、科技部、工信部、气象局等多个国家部委的有关领导悉数出席,彰显了国家对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大会期间,一批重大成果集中发布,其中中国电信等央企在量子领域的创新实践备受瞩目。

作为最早布局量子科技的央企之一,中国电信在过去一年里围绕《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核心领域持续发力,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能力体系。此次大会上,中国电信发布了全面焕新的量子能力体系,这一举措被视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以量子科技筑牢数字安全底座的关键行动。

中国电信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布局始于2019年,此后不断深化。2020年,国内首家央企挂牌的合资量子公司——中电信量子科技成立;2023年,中国电信注资30亿元成立中电信量子集团;2025年,更是战略投资控股国盾量子,进一步巩固了在量子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些提前谋划的举措,为中国电信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实现了从技术架构创新到商用产品落地的跨越。继2023年提出融合QKD技术的新型分布式密码系统架构后,2025年成功突破五大关键技术,发布全球首个融合QKD与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并推出全球首款具备商用能力的通量密一体设备,解决了QKD系统与经典光通信网络的融合难题。

量子计算方面,中国电信完成了从平台搭建到硬件突破的全链条升级。2023年推出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融合了天翼云超算能力和量子计算能力;2025年,建成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并首次向全球开放“量子优越性”云服务,标志着中国电信在量子计算领域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中国电信旗下国盾量子自主研发的单光子雷达和冷原子重力仪,在2025年实现了从“工程化”到“市场化”的转型。单光子雷达成像精度提升至厘米级,适用于低空反无、大坝监测等多场景;冷原子重力仪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测量精度提升至2微伽,并完成量产推广。

中国电信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还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战略投资控股国盾量子,中国电信打造了“国资央企+前沿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新范式;联合产学研各界成立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承办“挑战杯”等国家级赛事,拓展校企伙伴,孵化技术成果,推动产业链走向成熟。

大会开幕式上,“中央企业量子人才科创空间”正式发布成立。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这一举措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推动量子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电信将协同各兄弟央企,共同推进量子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电信在量子科技领域已构建起覆盖核心技术、工程建设、产品能力、算力建设、核心设备和生态应用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技术方面,融合QKD+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工程建设上,率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全国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产品能力持续突破,推出“量子+通话”、“量子+云网”等一系列产品,用户规模突破600万;算力建设方面,建成全球领先的量子计算基础设施;核心设备实现关键突破,推出国内首个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仪器设备解决方案;生态应用持续扩容,牵头成立的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成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典范。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