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日正式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旗舰Mate X7,其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实现A2A智能体协作技术商用化。该技术通过Agent to Agent协议构建跨应用协同生态,用户仅需语音指令即可完成AI订票、智能复购、视频自动化下载等复杂操作。这种突破性交互模式重新定义了移动端AI应用边界,标志着智能手机从单一工具向全能型智能助手演进。
资本市场对AI智能体概念持续追捧,相关概念股呈现强劲走势。据数据统计,200余家涉足该领域的上市公司中,17只个股年内涨幅突破100%。品茗科技以648.82%的涨幅领跑,其最新发布的"品茗晓筑"AI施工助手已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具备智能图纸解析、施工方案自动生成等核心功能。开普云、宏景科技分别以264.2%和228.59%的涨幅紧随其后,形成明显的板块效应。
机构调研数据显示,26家上市公司本月迎来密集调研。中控技术成为焦点,166家机构集中关注其工业大模型进展。该公司时间序列大模型TPT通过引入智能体机制,在百余个工业场景实现落地,自然语言交互功能显著降低AI技术应用门槛。海天瑞声则披露与多家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正在推进具身智能数据训练方案,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资金流向方面,72只概念股月内获融资客加仓超亿元。华胜天成、英方软件等7股净买入额均超亿元,显示市场对AI智能体商业化前景的强烈预期。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英伟达Rubin GPU量产、谷歌Gemini大模型发布等重大事件临近,2026年将成为AI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搭载智能体的终端设备有望引发新一轮消费电子升级潮。
技术生态层面,各大厂商正加速构建智能体开发框架。这种趋势不仅推动产品迭代速度提升,更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中金公司研究认为,当前行业已度过技术验证期,2025年多家企业实现初步盈利,2026年将进入规模化放量阶段。从智能手机到工业设备,从消费电子到机器人领域,AI智能体正在重塑多个产业的价值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