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十五运会闭幕式上,深圳以一场电力保障的“绿色革命”惊艳亮相。通过首创的“高可靠市电+构网储能+车网互动”技术体系,这座超大城市不仅实现了重大活动供电“零闪断”,更彻底颠覆了传统柴油发电微电网的保电模式,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创新样本。
这场变革的底气,源自深圳数字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期间,深圳建成全球首个超大城市数字电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缩短至7.5分钟,电网清洁能源占比达100%。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本地清洁能源消纳与绿证交易,十五运会全周期用电实现“零碳”供应,彻底告别了柴油发电带来的碳排放与噪音污染。
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构网型储能站的颠覆性创新。与传统储能设备不同,深圳打造的10千伏构网储能站采用高压直挂技术,可在市电中断后5毫秒内启动供电,速度远超人眼感知阈值。该站单次最大供电量达4万度,相当于满足2580户居民全天用电需求。“这相当于在电网中植入了一颗‘数字心脏’,即使遭遇极端故障,也能自主维持电力供应。”深圳供电局专家焦丰顺形象地比喻道。
与储能站形成“双保险”的,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车网互动示范站。30支大功率双向充电桩组成的“移动充电矩阵”,可将新能源汽车的闲置电量反向输送至关键负荷。在模拟市电全断的极端测试中,车网互动系统与储能站协同供电,单车单桩放电功率突破180千瓦,累计输电量超6万度,两项指标均创国内纪录。比亚迪工程师顾加彩表示:“我们的新能源车队不仅服务赛事,更成为城市应急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场绿色保电革命的背后,是深圳对能源转型的战略性布局。作为国家车网互动试点城市,深圳正全力打造“超充之城”,建成国内最大规模城市虚拟电厂,并入选2025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十大引领工程。通过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深圳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全球超大城市能源治理提供了“深圳方案”。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透露,下一步将深化十五运会保电经验推广,加速储能、车网互动等新兴产业在全国布局。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圳不仅为重大活动提供电力保障,更在能源革命中抢占制高点,推动科技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