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个人IP的打造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然而,不少人在投身自媒体领域时,存在一种“文人式清高”的心态,羞于提及金钱话题。即便内心渴望通过自媒体获得经济收益,却因过于在意他人“唯利是图”的评价,而选择避而不谈。
但事实上,做个人IP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追求。相较于美国人的坦诚直接,中国人在表达自身诉求时往往更为委婉。有人起初或许并非以金钱利益为目标,对打赏、广告等避之不及,但他们可能是在谋求影响力,这其实也是一种权力的体现;也有人是为了留下自己的痕迹,甚至积累所谓的“福报”。可以肯定的是,不存在毫无所求、纯粹不带自我意识去做自媒体IP的情况。
谈及金钱,并非是一件庸俗之事,反而是一种诚实的表现。在自媒体创作中,创作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其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收取合理报酬是符合商业规律的。倘若一味拒绝报酬,违背商业逻辑,这样的自媒体模式也难以长久维持。
金钱,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个人IP进步与能力的重要标尺。一个没有商业价值的IP,如同无根之木,难以稳固发展。毕竟,即便人类社会的信仰活动,也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在自媒体领域同样适用。能够持续带来利润的,才称得上真正的商业资产。打造个人IP或创始人IP,本质上就是将自身产品化,通过自我营销不断拓展影响力、积累品牌势能。
不过,既然是资产,就存在增值与贬值的可能。这就要求创作者不断优化自身、提升能力,保持持续进步。正如有人所说,做自媒体如同一场修行,踏上这条路就需时刻克己复礼,不能有丝毫懈怠。一旦出现怠惰、膨胀的情况,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唯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那么,如何才能具备变现能力,实现个人IP的价值转化呢?这取决于创作者自身的资质、知识储备以及能力体系。哪怕只是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独特的优势。
一个成功的自媒体IP,宛如一座蕴藏丰富资源的矿藏。有些人凭借自身能力独自挖掘,将个人IP做大做强,但在行业日益专业化的今天,这样的人相对较少。更多时候,个人打造自媒体IP需要借助外界力量。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付费学习是快速“挖矿”的有效途径。当局者往往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局限,而旁观者能提供更客观的反馈,帮助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如果做自媒体无法摆脱自我认知的幻觉,个人IP很难取得巨大成功。
这座“矿”的核心在于创作者自身。创作者需要思考自己能为他人提供何种价值,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哪怕只是提供情绪价值,在当下也具有极大的市场。如今,在AI时代,知识变得廉价且过剩,最稀缺的是理解与共鸣。创作者若能与内容消费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便已成功了一半。
然而,当下许多想要打造个人IP的人,过于关注自身的成长、自由与成功,却缺乏为他人承担责任的意识。成功的道路并非拥挤不堪,那些不能承担责任的IP,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敢承担责任,就难以在自媒体领域长久立足。
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平的,一个人能够承担多少责任、创造多少价值,就能获得相应的能量与利益。不要期望他人无条件地喜欢自己,懂得感恩他人的人,往往比渴望他人感恩自己的人,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生活也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