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IPO回暖:前11月募资超去年,券商并购重塑投行格局

   发布时间:2025-11-28 15:59 作者:吴俊

2025年A股IPO市场在经历阶段性调整后,正呈现出明显的回暖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截至11月27日,今年已有98家企业成功完成IPO上市,较去年同期增长12.64%,接近去年全年100家的水平。与此同时,募资总额达到972.84亿元,同比增长71.82%,已超过去年全年的671.24亿元。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的持续增强,也反映出企业上市融资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监管层引导下市场供给端活力的显著提升。

在IPO排队数量方面,市场也呈现出积极变化。自6月触底后,目前在审企业数量已回升至较高水平。截至11月26日,共有269家公司在审,预计募资总额达2960.95亿元,这一数字高于去年同期。值得关注的是,IPO终止审查数量出现大幅下降。截至11月23日,年内终止审查企业仅10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18家,降幅达75.71%。这一现象表明,在监管强调“申报即担责”的背景下,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申报质量有所提升,盲目“闯关”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券商行业的并购重组正在深刻改变投行业务的竞争格局。其中,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整合效应尤为显著。合并后的国泰海通在IPO保荐承销领域表现突出,无论是上市家数、费用收入还是在审项目数量上均位居行业首位,中信证券则退居次席。这一变化反映出头部券商通过合并重组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的趋势。

从具体数据来看,IPO保荐承销上市数量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国泰海通(14家)、中信证券(11家)、华泰联合(9家)、中信建投(8家)以及筹划合并中的“中金+东兴+信达”(8家)。招商证券以7家排名第六,国联民生承销保荐、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国金证券各有4家项目上市。天风证券、兴业证券等8家券商各有2家项目上市,而华安证券、中泰证券等11家券商各有1家项目上市。

在保荐承销费用收入方面,国泰海通以8.63亿元位居榜首,中信证券以6.78亿元紧随其后,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和“中金+东兴+信达”分别以5.25亿元、5.11亿元和4.29亿元位列前五。其中,“中金+东兴+信达”的合并效应值得关注。中金公司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的计划正在推进中,三家券商合计保荐上市8家,实际募资205.75亿元,保荐承销费用合计4.29亿元。拆分来看,东兴证券保荐上市数量最多(4家),中金公司实际募资最多(178.95亿元)且保荐承销费用最高(2.48亿元),信达证券则保荐1家上市,募资1.65亿元,费用0.15亿元。

目前,在审企业数量最多的板块为北交所,共有168家,其他板块中,创业板有27家,科创板35家,深主板20家,沪主板19家。从券商角度来看,国泰海通在审保荐项目数量最多,达36家,超过排名第二的中信证券(30家),形成显著领先优势。中信建投和“中金+东兴+信达”以20家在审项目并列第二梯队。华泰联合(12家)、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11家)、国金证券(11家)等券商也在积极布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